出海生意,把价格打下去
国内市场增长放缓,出海似乎成为电商现阶段寻找增量的利器。
不可忽视的是,跨境电商行业借助互联网技术进步,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跨境交易并淡化国际贸易国界,在消费全球化、产业升级转型的浪潮中具备强劲的成长能力。而竞争白热化,跨境电商不断给自家平台商家推流,如果说2022年商家的主要任务是去库存,那么2023年,则将是跨境生意红火的一年。
“去年销掉了很多库存,今年上半年还爆仓了。”柳文海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,9月开始爆仓现象已经解决,平台内部沟通人员也向商家表示,今年冬天不会存在爆仓的现象。
目前极兔、中通、安能等多个物流公司均上线不同跨境电商平台,“之前会比较单一一点,现在开放了很多其他物流公司,发多少产品不需要过秤,不需要自己称重,根据上传产品的重量还有体积,平台会有智能化系统计算产品整体的发货重量和体积,自动帮商家选择物流,是傻瓜式的操作。”
商家在平台选好物流,直接点发货,快递就会上门收件。目前,多个国内快递物流公司早已多样化布局跨境物流,随着供应链的升级,价格也在不断降低。
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,菜鸟在海外对快递产品进行价格分层:优先快递5-10日达,已覆盖8个国家和地区(美国、法国、西班牙等);标准快递10-18日达,覆盖179个国家和地区(如巴西、美、法、韩、以色列、墨西哥等); 经济快递20-45日达,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最便宜的快递价格低至一杯咖啡钱。
菜鸟内部人士分析了跨境快递降价思路,他表示:“一个300g的手机壳,送到海外是2欧元,如果把几个手机壳合成一个包裹交给海外运输,运费也是2欧元。通过智能合单技术,能够把3个包裹合成一个包裹交给末端,提效的同时一下节省4欧元。”
“做过电商就知道,跨境物流计算成本很难。因为发每个国家专线不一样,有的用E邮宝,有的走小包挂号,每个国家物流费不一样,也会跟着时间而变动,我们要写一套物流计算模板。”柳文海透露,以多多跨境为例,现在商家基本上不用计算物流成本,“很多买家下单可能是这个颜色帽子有500单,那个颜色有1000单,我直接按比例分类装箱,贴上条码,运到跨境电商的国内仓库。消费者下单之后,平台再挨个发出去,我省出很多的人工成本。”
至于国内的物流成本,本身并不高,从义乌发300个帽子到电商的广东仓约为20元。
|